太陽能 2022 年成本壓力降,產業期健康發展 2021-11-26 國內太陽能業者不論是製造業、或者是下游的系統業者,今年都受到上游原物料飆漲的衝擊,不但稀釋獲利,也造成系統安裝進度落後,展望明年度,隨著中國廠產能開出,供應不平衡可望有所抒解,明年成本壓力可望下降,產業也期望,上中下游都可擁有合理獲利,[ 更多訊息 ... ]
積極發展離岸風電 因應能源燃眉之急 2021-11-26 2017年美中貿易戰帶動國際產業供應鏈洗牌,台灣因之得益,預計2021年GDP成長近6%實為久違的經濟榮景。然而產業發展離不開能源供應是不爭的事實,台商回流、國際轉單、外商加碼投資,加上半導體代工大廠如台積電擴產勢必增加用電需求。面對非核、[ 更多訊息 ... ]
光電「耀」未來——太陽能發電站回報率 2021-11-22 坊間愈來愈多人安裝太陽發能電站,最大誘因莫過於經濟效益不錯。數字就是最客觀的東西,筆者就在此舉個簡單的例子,為讀者拆解太陽能發電站的投資回報率。要有收穫就當然要有付出。假設你擁有一個面積10000方呎的工廈頂層,並有意在該地方建造太陽能電站,[ 更多訊息 ... ]
用太陽能電池表現樹蔭?日本「零碳之樹」介紹 2021-11-22 萬眾矚目的東京奧運落幕了,隨著主場館一同登場的太陽能玻璃則持續透光發電。和東奧的透明太陽能玻璃不同,最近日本產業技術研究所建置的太陽能玻璃建物,能夠表現出樹蔭下光影參差的視覺效果。據日本各媒體報導,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 更多訊息 ... ]
地層下陷區推動光電 屏東民生綠電111年可達100% 2021-11-22 沈榮津今天由潘孟安陪同至林邊鄉、佳冬鄉等地視察屏東太陽光電升壓站建置發展,參觀寶晶能源與力暘能源升壓站,並在佳冬農會進行能源及產業政策座談會,與在地居民、太陽光電業者交流。潘孟安表示,屏東縣預計今年底可至少完成140MW併網量,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私有地太陽光電案場,...[ 更多訊息 ... ]
中國大缺電的啟示!氣候投資將引動未來產業生存戰 2021-11-18 中國這個冬天恐怕要在寒風中度過。10月初,一道「能耗雙控」政策無預警在各省分炸開,缺電風暴橫掃輕工業、重工業到科技產業,無一倖免。 蘇州、浙江、廣東等製造業重鎮百餘家廠商上午接獲通知,[ 更多訊息 ... ]
智慧能源週12月開跑 完整串聯再生能源產業 2021-11-18 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已是國際共識,造就綠色新經濟趨勢。外貿協會與SEMI共同主辦年度指標性能源產業交流平台「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將於今(110)年12月8至10日於南港展覽2館盛大登場,完整串聯再生能源業者,展出最新技術、產品與服務,[ 更多訊息 ... ]
大陸太陽能板被指涉及強迫勞動 澳洲議員促立法禁止進口 2021-11-18 澳洲一些參議員呼籲政府須確保澳洲消費者,不會在購買太陽能板的過程中涉及對新疆維吾爾族人強迫勞動,並要求澳洲政府採取行動。澳洲廣播公司(ABC)11月16日稱,中國駐坎培拉大使館被要求對這報道置評時,大力否認中國涉及強迫勞動。 澳洲參議員呼籲,[ 更多訊息 ... ]
台灣大蟬連DJSI世界指數全球電信業第一名 蔡明忠:2040年100%... 2021-11-15 道瓊永續指數 (DJSI)2021 年評選結果出爐,台灣大哥大 (3045-TW) 以總成績 91 分,蟬連全球電信產業世界指數第一名,連續五年入選最高等級「世界指數」(DJSI World) 排行榜,連續第十年名列「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在治理、環境、社會三大面向總計 24 [ 更多訊息 ... ]
自由開講》從文明衰亡看綠科技已成顯學 2021-11-15 日裔美籍教授真鍋淑郎,已屆九十高齡,長年研究地球暖化,建立預測模式,是史上第一位探索輻射平衡、氣團垂直運動關聯性的學者。今年終於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紐約時報》指出本屆得主名單的意義,是諾貝爾物理獎肯認了全人類在氣候變遷中的角色。[ 更多訊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