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正式進軍公共事業!德州已批准電力銷售許可 2021-11-15 德州公用事業委員會 (PUC) 周五 (12 日) 批准特斯拉 (TSLA-US) 在德州銷售電力,象徵該公司正式打進公共事業,是特斯拉建立電動車、太陽能與儲能業務以外新商業模式的最新斬獲。PUC 正式批准特斯拉子公司「特斯拉能源創投公司」(Tesla Energy Ventures) 的零[ 更多訊息 ... ]
美再生能源布局快馬加鞭 明年太陽能、風電建置料創新紀錄 2021-11-12 標普全球 (S&P Global) 周三 (10 日) 發布最新報告表示,隨著能源轉型動能增強,美國太陽能、風能的建置都有望在 2022 年創下新紀錄,儲能系統也將同步成長。標普全球預計,明年將新增 44 GW 的公共事業規模太陽能,是今年預計新增規模 23 GW 的兩倍;[ 更多訊息 ... ]
亞洲太陽能廠加稅警報解除!美商務部決定不發動調查 2021-11-12 根據美國政府周三(10日)發布的聯邦公報,美國商務部決定不對三個亞洲國家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產品進行調查。此舉是回應美國國內一個太陽能板製造商組織,請求調查中國大陸業者是否為規避現有關稅,到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製造,再出口到美國。[ 更多訊息 ... ]
拚2050碳中和 韓推動太陽光電及氫鐵計畫 2021-11-12 為達成2050年碳中和目標,韓國政府近年持續擴大鐵路建設及鐵路電氣化,為進一步減少碳排,除開發次世代高鐵,也正推動鐵路沿線太陽光電基地及氫氣列車開發。韓國政府10月敲定2050年碳中和路線圖,包括火力電廠除役、推動氫能及電動車等不使用石油的交通工具,[ 更多訊息 ... ]
正視暖化危機,諾貝爾獎首頒氣候科學家 2021-11-09 2021年的諾貝爾獎有個特色,首度獎勵了氣候科學家!提醒世界地球暖化的危機不容忽視。先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在2007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率先登場的生醫學獎由美國科學家朱利厄斯(David Julius)和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共得,[ 更多訊息 ... ]
受邀參加COP26台灣日 鄭文燦分享桃園綠能經驗 2021-11-09 園市長鄭文燦今天線上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台灣日活動,與國際社會分享桃園綠能推動計畫與成果,從桃園經驗出發朝「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邁進。鄭文燦受邀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台灣日」活動中,[ 更多訊息 ... ]
澳洲碳排放淨零計畫納入「極低成本太陽能」項目,惟未給予具體細... 2021-11-09 外電報導,澳洲更新了2050年達到碳排放淨零的計畫,增加了其他幫助加速去碳化的優先領域,惟並未給予具體的細節。 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政府高達200億澳幣(150億美元)減少碳排計畫的支柱—低碳排科技聲明(Low Emissions Technology Statement,LETS),[ 更多訊息 ... ]
【ESG】可再生能源就業急增 中國相關就業比例冠全球 2021-11-02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與國際勞工組織(ILO)最新聯合發表的《可再生能源與就業:2021年度回顧》顯示,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就業人數達到1,200萬人,比2019年的1,150萬人增長50萬人。中國是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就業比例最高的國家,佔39%;[ 更多訊息 ... ]
替代火電輔助再生能源 日本虛擬電廠在2021從實驗走向實踐 2021-11-02 「過去太陽能發電等容易受天候影響的再生能源,在發電量有急遽變化時,需要調整火力發電的發電量來配合,但未來透過『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VPP)的配合,可以創造出更加綠能的社會。」[ 更多訊息 ... ]
COP26開議 檢視各國減碳績效 2021-11-02 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遷峰會,COP26,今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第1天的領袖高峰會議。這是巴黎氣候協定簽署以來,各國首度公開陳報,並檢視減碳的實際作為與績效。但在197個締約國中,只有5成7的成員繳交了「國家自訂貢獻報告」,[ 更多訊息 ... ]